锂电
《2020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0-02-19 17:31:26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达285亿元,同比增长8.4%;出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40.4%。


2019年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增幅较大、市场规模增长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有:

(1)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疲软的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不及预期,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仍有较大的库存。目前电池企业开工率均不足,但企业为日后行业发展提前做储备,加大对三元材料的采购以进行备货,一定程度上促进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的出货量的提升;

(2)锂电自行车市场在2019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长61.5%,达到5.5GWh。目前电动轻型车用电池市场的主要电池类型为三元体系电池为主,一定程度上带动三元材料的出货;

(3)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产值的下降主要由于三元材料价格的下降导致。2019年上游矿产端相关原材料价格均呈下跌走势:碳酸锂市场的价格已经接近5万元/吨;硫酸镍产品随着印尼相关环保政策的落地后也逐渐恢复稳定,价格接近2.5万元/吨;钴材料受嘉能可矿山的影响已于2019年7-9月出现价格反弹,但钴材料市场整体仍处于价格低位。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导致三元前驱体产品的价格下降,进而导致三元正极材料价格下降。


微信截图_20200414151922.png

从三元正极产品的型号来看,2019年的三元材料市场仍以5系三元产品为主,占比64%,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其次为6系产品,占比16.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随着新补贴政策对高能量密度以及高续航里程关注度的提升,各新能源车企加快替代原有体系的电池。由于NCM811以及NCA材料的安全与稳定性目前仍存在一定问题,市场的认可度仍有待恢复,主流车企大量选择6系产品进行装车,一定程度上促进6系产品出货。


此外为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产品性能,部分企业加大对中镍低钴材料的开发,如三元613系、712系产品等,促进6系三元产品市场出货量。



微信截图_20200414151934.png


2019年高镍产品的市场占比由2018年的11.5%上升到12.4%,提升0.9个百分点。宁波容百、天津巴莫、长远锂科、湖南杉杉等正极材料企业的高镍三元产品出货量均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幅,其中容百2019年高镍材料出货量占中国高镍材料出货比例超过60%,仍居国内第一。


高镍系三元材料的市场占比的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新补贴政策对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要求提高,促使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加速配套高量密度电池,进而促进电池企业更多的采用高镍材料进行高镍电池的生产;

(2)“提质降本”促进锂电池行业向高镍低钴化方向加速转移。未来,锂电池模组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导致电池、材料以及相关零部件的价格均有所下降,三元材料端是目前锂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一部分,高镍低钴或无钴将有效的降低三元材料的成本。

(3)以比克、亿纬、鹏辉等为代表的圆柱电池企业逐渐采用高镍产品应用于数码、电动工具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带动三元高镍材料的需求量。


未来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进一步绑定大客户资源,加强产品的产销渠道,加大对上游原材料的核心掌控以及闭环供应链的建设,进而加强核心竞争力;

(2)细分市场逐渐凸显:电动工具、电动轻型车市场具有良好的账期控制以及产品周转率,部分三元材料企业将加大在细分市场的布局;

(3)前驱体开启自产自用模式:目前国内的前驱体产能与对应的三元正极材料产能相比仍有不足,主流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开始逐渐布局前驱体业务,便于自产自用,降低生产成本(如长远锂科、邦普、天力锂能等);

(4)单晶系列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单晶系列产品具有相比传统三元材料更高的电压、性能以及成本优势,随着三元正极材料对成本的严格控制,部分能够满足性能量且成本更有优势的单晶产品将逐渐怎多。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全国主要三元材料企业、配套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三元材料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撰写本报告。本报告对2019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出货量产值、未来市场情况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就未来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GGII希望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为投资者、业内人士、证券公司以及想了解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人士,提供准确且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


 

 

数据范围说明:

本报告数据更新至2020年3月

本报告数据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全球其他地区数据少量涉及数据范围说明。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产研所有,只限客户自身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三元锂电池及三元材料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锂电池市场概况    

第二节 中国三元数码电池市场规模 

第三节 中国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概况 

一、中国三元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分析   

二、中国三元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   

三、中国乘用车三元动力电池市场分析

第四节 三元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线 

第五节 电池企业对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分析    

第六节 2019年三元电池企业产能建设动态    

 

第二章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特征分析 

一、三元材料出货比例在正极材料中继续保持第一      

二、磷酸铁锂电池回归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将带动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占比回升,但难以取代三元材料的主流地位      

三、三元材料高镍低钴化趋势明显   

四、单晶形貌的三元材料市场需求上升   

五、延续扩产潮,正极材料企业为贴近客户、抢占资源、降低成本,于多地建厂   

第二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分析 

第五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第六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主要企业客户结构及长订单

第七节 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

二、锂电自行车领域

三、电动工具领域

四、储能领域

五、其他应用领域

   

第三章 中国三元正极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三元正极细分产品对比 

第二节 中国三元3系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一、出货量分析   

二、应用领域占比及发展趋势   

三、3系产品成本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三元5系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一、出货量分析   

二、应用领域占比及发展趋势   

三、5系产品成本构成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 中国三元6系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一、出货量分析   

二、应用领域占比及发展趋势   

三、6系产品成本构成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五节 中国高镍三元材料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镍三元材料发展现状      

二、中国三元高镍材料出货量分析   

三、高镍系产品成本构成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章 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分析    

一、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出货量分析      

二、中国三元前驱体供给情况   

三、中国三元前驱体细分产品结构   

第二节 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价格成本分析    

一、中国三元前驱体价格走势   

二、三元前驱体成本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竞争分析    

一、中国三元前驱体生产企业数量   

二、中国三元前驱体企业竞争格局   

第三节 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出口分析    

第四节 上下游企业供需关系及长订单    


第五章 三元材料上游矿产资源介绍

第一节 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分析 

一、锂资源   

二、钴资源   

三、镍资源   

第二节 价格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国内重点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介绍

第一节 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竞争要素分析 

第二节 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 

第三节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节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节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节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第八节 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章 国内重点三元前驱体企业介绍   

第一节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节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湖南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章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三元材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三元材料行业的投资建议    

一、新进入者      

二、已具规模的正极材料企业   

三、投资类   


二维码11.jpg

  


报告订购咨询

如果您有任何报告需求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0755 26981898(717)
Research1@gaogong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