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悄然逝去,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来说,2019年显得有点漫长,漫长是因为行业的“漫冬。
2013-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情况及预测(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2019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延续低迷态势,本体市场呈现差异化的表现:
u 多关节机器人作为占比最大的本体类型,轻小负载产品(负载≤20kg)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系内外资工业机器人厂商较量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增速下滑最明显的细分产品之一。中大负载产品(负载>20kg)国产厂商开始着重布局,但与外资差距尚存差距,针对细分领域的定制化开发本体或有较大机会;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u SCARA机器人受到3C行业需求下行的影响,2019年增速有所下滑,国内部分厂商尝试通过低价爆款撕开市场口子的策略失效,外资巨头依然引领市场,但价格同时处于下行通道中;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u DELTA市场基数尚小,玩家少,国产厂商优势进一步扩大,技术进步的同时,应用场景被进一步开发与满足,2019年市场依然获得一定的增长;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u 协作机器人逆市上扬,并进入百家争鸣时代,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速,各类厂商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渠道的掠夺、头部客户的卡位以及生态的搭建上。同时,以发那科、安川为代表的巨头厂商争相入局,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将会是更加残酷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协作机器人的产业化延展,市场竞争的不断裂变将会加剧市场格局的不确定性。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
中国工业机器人虽然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速下滑及调整,但从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及前景依然广阔。销量结构上,中国国产化率在稳步提升,四大家族在华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整体市场在开始裂变及重构。产业的裂变重构过程即伴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迭代以及商业模式的再探索,机器人产业不再是单一的链条,而是愈加丰富和多层次,其中机器人本体将作为衔接的节点,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厘清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市场走向,帮助企业投资决策,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在实地走访大量机器人企业、充分挖掘行业信息的前景下,编制了《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行业调研报告》。
本报告对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各细分本体产销量情况、各应用领域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整理了重点企业调研数据、跟踪企业的发展动向,并前瞻性地分析了未来几年(2020-2024年)行业发展前景,对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为企业、投资者、证券公司以及希望投资机器人产业的人士,提供颇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联系人:陈先生 research1@gaogong123.com 0755-26981898-717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所有,仅供被授权企业公司内部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全球篇
第一章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第四节 国外工业机器人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第二章 主要国家及地区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第一节 日本
2.1.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1.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1.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二节 德国
2.2.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2.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2.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三节 美国
2.3.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3.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3.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四节 韩国
2.4.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4.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4.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二部分 中国篇
第三章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环境分析
3.1.1 行业政策发展环境分析
1)中央政府行业相关政策简析
2)地方政府机器人相关政策分析
3.1.2 行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人力成本分析
2)投资回报分析
第二节 行业技术发展环境分析
3.2.1 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3.2.2 国内外机器人技术水平分析
3.2.3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部分 市场篇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分析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
4.1.1 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
4.1.2 工业机器人产值规模
4.1.3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1 工业机器人总体市场份额分析
4.2.2 主要品牌市场份额分析
4.2.3 外资品牌在华竞争分析
4.2.4 国产化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主要机器人企业产品
第四节 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分析
4.4.1 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现状
4.4.2 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现状
4.4.3 工业机器人应用趋势分析
第五节 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市场分析
4.5.1 进出口量
4.5.2 进出口价格
4.5.3 进出口区域
第五章 工业机器人本体细分产品分析
第一节 多关节机器人市场分析
5.1.1 多关节机器人销售规模分析
5.1.2 多关节机器人竞争分析
5.1.3 多关节机器人应用市场分析
第二节 坐标机器人市场分析
5.2.1 坐标机器人销售规模分析
5.2.2 坐标机器人竞争分析
5.2.3 坐标机器人应用市场分析
第三节 平面关节机器人(SCARA)市场分析
5.3.1 SCARA销售规模分析
5.3.2 SCARA竞争分析
5.3.3 SCARA应用市场分析
第四节 并联机器人(DELTA)市场分析
5.5.1 DELTA销售规模分析
5.5.2 DELTA竞争分析
5.5.3 DELTA应用市场分析
第五节 协作机器人市场分析
5.5.1 协作机器人销售规模分析
5.5.2 协作机器人竞争分析
5.5.3 协作机器人应用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 企业篇
第六章 国际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第一节 ABB在华业务布局
第二节 发那科在华业务布局
第三节 安川在华业务布局
第四节 库卡在华业务布局
第五节 优傲在华业务布局
第六节 川崎在华业务布局
第七节 雅马哈在华业务布局
第八节 爱普生在华业务布局
第九节 那智不二越在华业务布局
第十节 三菱在华业务布局
第七章 国内工业机器人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埃夫特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二节 上海新时达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三节 华数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四节 南京埃斯顿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五节 广州数控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六节 钱江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七节 配天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八节 珞石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九节 节卡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十节 遨博智能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五部分 前景篇
第八章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及建议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8.1.1工业机器人目前的技术现状
8.1.2 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行业政策制定思路及未来规划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行业风险及规避
第四节 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建议
附录一:机器人行业相关概念
附录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如果您有任何报告需求或建议,请联系我们: